首页> 政务资讯 > 政务要闻

风华宿州正青春 致敬撤地建市25周年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5-25 14:54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新建的宿州火车站。

1999年5月25日,省辖宿州市正式挂牌成立。宿州,从此成了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城市的名字。

从1999年到2024年,宿州干群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经济发展一路高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各项事业取得瞩目成就。

25年时光斗转,辉煌过往已成序章。站在新起点,宿州儿女豪情满怀再出发,用奋斗和拼搏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墨重彩 “丰”景绘就

宿州,安徽省的“北大门”,素有“果海粮仓”之美誉。

1999年宿州撤地建市,全市人民本着“实干”“创新”“拼搏”的精神,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供给能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跨越取得突破性进展。25年来,我市农业农村蓬勃发展,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宿州大地绘就出好“丰”景。

稳产提质 建好皖北大粮仓

孟夏时节,走在埇桥区大泽乡镇西寺坡村皖顺种植家庭农场的麦田中,温热的麦香扑面而来,麦穗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奏响丰收的“乐章”。

提起麦收,农场负责人朱广龙感慨万千:“1999年,收割机还没有普及,割麦、运麦、碾麦、扬麦……从收麦到进仓至少需要10天时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普及,现在农场1300多亩小麦一天就能基本完成收割、脱粒、装袋、秸秆打碎还田等全部程序。”

“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既可以提高效率、增加产出,又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一增一减’亩均可增加300多元。”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王运良说。3月1日,《宿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促进条例》施行,这也是全国首部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02.1万亩,位居全省第一。

撤地建市25年来,历届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2023年粮食总产460.2万吨,实现“二十连丰”。

干部担当 乡村蝶变展新颜

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自2015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选派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到所有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并为全市87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非贫困村分别选派1名科级扶贫工作队长、1名扶贫专干,实现村级选派帮扶力量全覆盖。2021年,我市61.27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35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四县一区全部摘帽。目前,61.27万脱贫群众已全部实现稳定增收。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45元。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2元。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塑形又要铸魂。近年来,我市瞄准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真正让农民在家门口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如今的宿州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产业联合 抱团发展闯市场

“撤地建市前,宿县地区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经营模式老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0年和2011年,宿州市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我市精心培育“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连续三年被写入安徽省委一号文件;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2月,入选“三农”十大创新榜。

“2012年7月,我们成立联合体时,横跨一、二、三产,实现从耕、种、管、收、烘干、加工、销售到农技培训全程化服务,辐射带动6500余农户。联合体内的粮食产量高于周边农户10%左右,每亩增加收入260元。”市淮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李清武回忆说。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7138个、家庭农场39658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353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9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99家;全市2个省级“一县一业(特)”示范创建县投入5.9亿元,实现总产值38.1亿元;培育认定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1439人。(记者 杨雪 彭序)

蓬勃发展的宿马园区。

工业崛起 向“新”提“质”

作为安徽的“北大门”,宿州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区域。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力稳增长、全力拼经济、着力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趋势向优。“十三五”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2021年总量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2023年接近2300亿元,增长5.8%,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

打造“新”名片

110多年前,京沪铁路的前身—津浦铁路在符离集设站,也把符离集烧鸡推上“四大名鸡”的位置。作为曾经的宿州名片,符离集烧鸡总能在绿皮车的车厢里引得旅客垂涎欲滴。

现如今,符离集烧鸡依然是宿州的一张“名片”,但宿州的“名片”不只有烧鸡这一张。

近年来,宿州轮换了“贫困帽”“文明帽”“两顶帽子”,推动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只轮子”,融入了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两个圈子”,擦亮了“中国云都”“中部鞋都”“两块牌子”。

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中国云都”的打造,是宿州培育引进新兴产业、寻找城市新名片的缩影。

“当前数据中心的主要用户和合作伙伴包括电信、联通、移动、广电4家运营商,以及华为、国盾量子、浪潮、世纪互联等众多行业客户。”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马雷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进4家重要的算力企业入驻,布置机柜逾5000个,实现算力规模近1700P,在建算力512P。

“转”出“新”前景

产能平均提升了约19.2%,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了约10%,产品单位能耗下降了约5.1%,产品合格率提升了约2.8%……安徽雪龙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红利。

作为全球领先的特种棉浆制造商,雪龙公司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原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升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工艺参数及运行数据实时在线监测监控、采集分析、信息追溯,从而提高生产与经营过程精细化管控水平。

“为打消企业‘不想转型’‘不会转型’‘不敢转型’的顾虑,我们通过开展‘一揽子’帮扶措施,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市经信局信息化推进科科长白宗升表示,通过加大资金奖补力度、一对一开展培训等,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卸下思想“包袱”,打通转型“堵点”,去年成功实施412个技改项目,有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蹚出“新”路子

国内首台高承载500吨特种车桥在宿州经开区成功下线,灵璧轴承产业园克服多重困难生产出世界首台超大吨位盘轴件碾轧成形设备4500吨旋轧机,泗县泗涂现代产业园成功研制汽车高压燃油泵……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近年来,我市持续提升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积蓄强劲动能。

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较2023年全年提升1.6个百分点,较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5512”产业工程的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兴动能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强。1至3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7.5%,增速高于全部投资77.2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40.9%。

多年来,我市始终秉持“当自己人、办自己事、宿事速办”理念,制定出台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127条”,“免申即享”直达资金惠及1006家企业。同时,全力打造“宿事速办”品牌,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A级城市”,2023年经营主体对宿州法治环境满意度连续四个季度排名安徽第一。

踏上新征程,宿州将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扛起“奋力追赶苏北、在皖北全面振兴中走在前”的使命担当。(记者 李航)

宿城新貌。

两地携手 全“宿”启“杭”

一条大运河,链接起杭州、宿州两地。

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确定,宿州与杭州结对合作。

2023年5月17日,在杭州——宿州结对合作帮扶工作对接会上,“杭州宿州产业园区”正式揭牌,标志着两地共建园区全面启动建设。

共扩“朋友圈”

随着《方案》的印发,宿杭两地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开展干部互派挂职。双方组织部门制定了两市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的工作方案,搭建更开放灵活、互鉴互学的干部成长平台。自结对合作以来,宿杭两市持续推进高位对接,我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赴杭州开展工作对接、招商引资;杭州方面也多次赴宿州交流学习。

从“主动融入”到“同频共振”,今日宿杭共同话题越来越多、朋友圈“交集”越来越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渐入佳境,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一体化合作新局面,在皖北大地呼之欲出。

共品“宿州味”

4月30日至5月3日,宿州绿色农产品在杭州展销,上百种宿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入杭,为杭州市民呈上一道道美味丰盛的全“宿”宴。

展销会上,宿州名优绿色农产品销售火爆,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超668.3万元,总订单达9.63亿元。28家企业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达8.29亿元。

“希望杭州市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传递农业品牌建设、品牌保护、品牌推介等方面好经验、好做法、好理念,推进两地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共奏两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华丽乐章。”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展会上表示。

共奔“富裕路”

“我们是杭州宿州两座城市结对合作最早落地的项目,双方在产学研等方面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日前,在市高新区宿杭之光光电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光学工程研究所白剑所长带领技术员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从杭州到宿州,从校园到工厂,两地工作成为了这位大学教授每月的必修课,不仅如此,现在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宿杭之光光电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宿杭两地携手共进,也为公司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宿州优良的营商环境、便捷的交通以及对人才的重视,让很多科技人才有‘归宿’感。”白剑表示。

近年来,宿杭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产业、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形成全方位深度合作。一批批来自杭州市的产业转移项目陆续在宿州落地、投产、达效。

潮起长三角,风劲好扬帆。宿州正以不甘人后、勇立潮头的姿态,争当“上进生”“优等生”,与杭州携手共进,奋力书写宿杭携手共进的精彩答卷,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贡献宿杭力量!(记者 李航)

深化医改 护佑健康

宿州撤地建市25年来,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宿州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截至2023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2243个、床位数39210张、卫生人员总数达45832人(卫生技术人员39791人),较撤地建市前分别增加1943个、32517张、33541人(29413人)。

“过去有个头疼脑热只能去隔壁村找赤脚医生拿药,现在医疗卫生机构多了,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在埇桥区道东街道社区医院,79岁的张双芹说,去年老伴脑梗,想去大城市治疗,但他体质差不能承受长途奔波,家人得知市立医院与北京301医院签署远程会诊与教学合作协议后,就在市立医院就医,由北京的专家医生远程会诊“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们非常满意。”张双芹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市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和专科建设“511”计划,创建三级医院8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先后与22家长三角高水平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同时,实施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33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27家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估。

大力发展医疗与养老融合,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中医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100%。构建基于“孕前-产前-生后”的三级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建立市县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中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妇女常见病及“两癌”筛查项目。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创新推行乡、村级行政队伍、技术队伍、群团组织两个“三位一体”基层卫生计生机构整合模式,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工作不断推进。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全市建设托位14437个。

“现在医疗保障太全面了,除了常规检查外,医院在孕妇产后还提供专门的婴儿照护服务,特别贴心。”正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等候孕检的“准妈妈”尹文莉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撤地建市以来,我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加成;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获评2个省级示范项目;聚焦缓解跨省异地就医难题,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转诊服务中心,推进“一院一策”帮扶。

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重点人群保障,25年来,宿州医疗卫生的发展,为全市人民健康福祉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宿州将继续在医疗卫生领域砥砺前行,为全市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记者 秦雨婷)

宿城苏宁广场。

文明之城 宜居宜业

早晨7:30,位于宿城三里湾街道的纺织路菜市场开始热闹起来。蔬菜、水果、肉蛋、调味品……色泽鲜艳、品类繁多的商品整齐摆放,市民们穿梭在一个个摊位之间,询问价格、挑选商品。

“今天的西红柿怪新鲜,我得多买几个。”64岁的刘玉芳正在摊位前挑选蔬菜,为全家人的午饭准备食材。退休后,逛菜市成为刘阿姨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提到这几年菜市场的变化,刘阿姨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的菜市场是露天的,摊位设置很随意,卫生条件也不好。现在的菜市场建设得好、管理得也好,不再是以前‘臭烘烘’‘乱糟糟’的样子。每天在整洁干净的菜市场里买菜,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老邓,又去送孙子上学了,等你回来,咱们再下几盘……”吃过早饭,正在小区里遛弯的赵先军见到邻居,热情地打着招呼。“邻居还是以前的邻居,就是居住环境大变样了。”赵大爷满脸笑容地说。

赵大爷今年71岁,是宿城南关街道二里庄的居民。他告诉记者,在2018年以前,整个二里庄还是一户户自建房,道路狭窄,几乎没有公共绿地,也没有通燃气,居民生活不方便。2018年,政府按照规划对二里庄进行棚户区改造,在原址建设二里庄小区。2022年底,赵大爷一家搬进新房。“楼下就是小广场、停车位,小区里还配建了幼儿园、社区卫生室,出门就是小公园,环境没的说,生活更方便!”

“今天晚上6:30,万达广场,咱们不见不散。”周五早晨刚起床,26岁的陈沐清就在好友群里发起了一场周末聚会。“前几年约同学、朋友一起玩,就想着去外地。现在咱们这里吃的、喝的、玩的啥都有,根本不想出去。”陈沐清告诉记者,“万达金街的小吃,吾悦广场的夜市,还有动物园里的大熊猫、植物公园里的花海,这些不香吗?干嘛要舍近求远呢?”陈沐清最后作出“总结”:“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宿州更有性价比。”

道路四通八达,高楼拔地而起,公园串珠成链,商业综合体人气旺盛……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的中心之城、温情向上的文明之城。聚焦“硬件”更新,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力度,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统筹实施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小街小巷提升、黑臭水体治理、农贸市场改造、增加文化科普设施和环卫设施等,筑牢民生“里子”,撑起城市“面子”,让城市更加宜居。聚焦“软件”提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擦亮道德品牌,放大好人效应,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构筑崇德向善道德高地。

翻开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成绩单:2014年12月摘得安徽省文明城市金字招牌,2020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近日,新一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区)名单公布,我市全域文明创建实现重大突破,四县一区首次全部获评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区)。“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城市的美誉度、吸引力、竞争力不断提升。

更新的城市,更美的生活。如今的宿州,景色秀丽,秩序井然。干净、清朗、有序、温情、向上正在成为城市的主色调,人民安居乐业,发展欣欣向荣。(记者 马竞)

春华秋实 桃李满园

各类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义务教育发展向优质均衡迈进……25年来,宿州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看得见、摸得着,让宿州儿女享受到了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我4岁时上过一年学前班,然后就直接进入小学一年级。”1998年出生的萧县祖楼镇小王堂村人高开朗告诉记者,他和同村很多小伙伴都没上过幼儿园。

据了解,1999年,全市幼儿园仅有400余所。25年来,宿州持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1400余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68%,公办幼儿园覆盖率58.0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18%,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普及。

学前教育“遍地开花”的同时,义务教育也在均衡发展。2023年,全市共有小学722所,在校生50.3万人,专任教师3万人;初级中学208所,在校生25万人,专任教师1.8万人;义务教育毛入学率100%,巩固率98.37%,四县一区均提前

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

“以前学校条件可简陋了,教学楼、宿舍也很老旧,老师们都是用粉笔书写黑板。”萧县祖楼初级中学副校长张全华说,“现在,走进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让人真切感受到教育的现代化和多元化。”

近年来,市教体局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持续推进智慧学校常态化应用,2023年,共构建智慧学校共同体20个,覆盖126所智慧学校;推进“互联网+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延伸试点”,全市结成16对项目学校,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

“我1999年高中毕业时,宿州就一所大学,现在宿州不仅有了本科院校,职业教育院校也‘全面开花’。”市民李传光深有感慨地说。2000年,宿州仅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7所。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全市现有高等教育学校4所(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16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引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设施建设等举措,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我市已初步形成一本多专、中高职合理分布、民公办共同发展、覆盖城乡、学历非学历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阔步前行的宿州教育必将为绘就现代化新宿州美好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 张浩哲 本版图片:记者 苏洋 杨雪 特约摄影 崔猛)

热点新闻